美学这个概念自从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命名以来,成为哲学研究和诗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或弱化了西方传统诗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作为西方强势的学术话语体系经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对中国人文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学热潮的席卷使基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批评体系变得十分微弱,与此相对应的是以概念知识体系为逻辑推演系统的学院派理论话语成几何级数式的增长。具体表现在,只见理论,不见鲜活的作品;只见文化框架,不见生动的文化形态。学院派美学界出现的这种状况,既造成理论研究与艺术史研究、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的脱节,也造成中华传统诗学批评的式微。为厘清中西方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将美学研究与文学艺术的历史研究、创作现状研究相结合,本书对所涉及的基本美学、诗学命题进行重新考察,以期通过内容的甄选和文体的创造,为复兴中华诗意诗学批评传统做出一点贡献。